问题 | 预售房合同开发商打错金额怎么办 |
分类 |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合同依法成立需要满足以下四个重要条件:
首先,合同的订约主体应当至少涉及到两方或多方当事人。这里的订约主体并不等同于日后成为合同关系的主体,而是指在当下实际参与签署合同的人士,这些人士可能是预期的合同当事人,亦或是其代理人。因此,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实际享有合同权力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 其次,当事人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意味着,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因为合同所约定的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这些权利和义务都是依据法律规定所享有的和承担的。如果当事人所订立的合同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那么法律将不会予以认可和保护,从而导致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初衷无法实现,使得订立合同变得毫无意义。 再次,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共识。也就是说,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共同协商一致的结果。所谓协商一致,是指经过深入的讨论、讨价还价之后,最终达成的共识,即双方对合同条款没有任何异议。 最后,合同的成立必须经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和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原则,也是合同成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如果合同未能经过承诺阶段,仅仅停留在要约阶段,那么该合同尚未成立。合同通常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流开始,通过要约和对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正式成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