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关于房产纠纷的起诉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分类 |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首先,必须明确你所需要起诉的对象。若为自然人,可前往其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开具户籍证明;若针对的是企业或其他组织,则需前往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并打印出该机构的基本注册信息。
其次,撰写民事诉讼状。 其中应明确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应包括针对被申请人提出的诉讼请求,以及支持这些请求的具体事实与法律依据。为了保障裁判结果的有效执行,你还可以考虑向人民法院申请实施财产保全措施。 第三步,提交诉讼状和相关证据。在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便可向人民法院立案庭递交诉讼状和相关证据以启动诉讼程序。在案件正式受理之后,人民法院将会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和《举证通知书》,同时也会通知你缴纳诉讼费用。如果在收到通知后的七个工作日内未能按照规定缴纳诉讼费用,那么人民法院将会裁定将案件视为撤诉处理。 第四步,举证。在立案成功后,人民法院有可能会指定一个举证期限,要求你在此期限内提交所有的证据材料,否则逾期提交的证据将不会得到质证。 第五步,开庭。在立案成功后,人民法院将会确定开庭日期,并提前通知你。在开庭当天,你应当准时到达法庭,如果原告没有合理的原因而迟到,人民法院将会裁定将案件视为撤诉处理。 第六步,开庭审理。整个审理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核实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告知当事人他们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有申请回避的意愿、开始法庭调查、进行举证质证、法官提问、展开法庭辩论、陈述最后的意见、进行法庭调解以及宣布判决结果。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