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法院如何判定有没有履行能力
分类 房产纠纷-房屋租赁
解答
律师解析:
法院在判定当事人是否具有履行能力时,往往会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量。
从财产状况方面来看,会细致地审查各类财产,像银行里的存款数额,房产的位置、面积与价值,车辆的品牌、型号与市价,以及股权的份额等有形和无形资产。
收入来源更是关键所在,其中包括每月固定的工资收入,企业经营所带来的收益情况,还有房产出租等获得的租金收入等这些稳定或可预期的收入流。
同时,信用记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倘若存在不良信用记录,这很可能暗示着当事人在履行能力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另外,负债情况也会被纳入考量范围,倘若负债过高,那么就可能对其履行能力产生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法院还会查看企业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盈利水平等;
会关注企业的现金流,这关系到企业日常运营的资金保障;
也会评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履行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法院会通过多种手段来获取相关信息,如进行调查取证,让当事人主动申报财产,借助执行财产查控系统等,以此来判定当事人是否具备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义务的能力。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6: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