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附期限合同中条件和期限的要件有哪些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附加条件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此项事实必须是未来将要发生; 第二,该事实必须充满着不确定性; 第三,这个事实应当是双方当事人共同商定的; 最后,该事实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关于附期限合同方面,我们需注意到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此处的期限并非由法律直接规定,而是当事人双方经过共同协商设定; 其次,这个期限是将来确切会发生的事情; 再者,该事件的发生时间在逻辑上应当是清晰可见的,这是期限相较于条件的一个显著特征。 除此之外,期限中的未来即将发生的事实也应对法规范则具有符合性的特性。 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后,我们就可以来讨论所谓的“条件”了。 其实,它是指当事人以未来客观上尚未确定的事实,作为决定某些法律行为的效力的附属条款。 换句话说,条件是法律行为的附属部分,用以决定法律行为的效力,且内容必须是涉及未来可能出现但实际仍未确定的事实。 关于条件所包含的属性,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从本质上看,其可以因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产生或者终止,细分为停止条件和解除条件两种类型。 同时,如果按照事实是否发生作为划分标准,又可以将条件区分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两类。 另外,条件成就的含义则是,作为条件内容的事实在现实中已经得到实现。 这个实现过程对于法律行为能否生效、失效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着当事人双方的切身利益。 更为关键的是,条件成就的效力恰恰表现在它能够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产生或终止,这正是它区别于期限的地方。 总的来说,期限是指当事人以未来客观确实定性的事实,作为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属部分,这跟法律行为的履行期限有着明确区分,后者是指基于已生效法律行为所承担责任的履行中所加入的时间限制。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