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效协议的条件及规定有哪些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情况分析:
此为合同法律相关问题,重点在于明晰无效协议的具体条件与规定,以便在实际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准确判断协议的效力。 信息整理: 无效协议指合同虽已成立,却因严重缺乏有效要件,在法律上无法按当事人约定赋予其法律效力。 比如,某些协议可能存在主体不适格、意思表示不真实等问题,从而导致无效。 回答撰写: 无效协议的条件如下: 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且损害国家利益。 例如,通过虚假信息诱导签订合同并损害国家财产。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像双方合谋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如表面正常交易,实际用于非法活动。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规定上,无效协议自始无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因协议取得财产应返还;不能或没必要返还的折价补偿。 有过错方赔偿对方损失,双方都有过错则各自担责。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小朱声称自己有特殊渠道可获取珍稀保护动物制品用于销售,以此诱使小李合作。小李信以为真,投入资金后发现根本无法实施,且该行为涉嫌违法。双方就协议效力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以虚假信息诱导小李签订协议,且涉及非法销售珍稀保护动物制品,损害了国家利益,符合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且损害国家利益的无效协议条件。 2、此协议因涉及非法活动,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自始无法律约束力。小李投入的资金应返还,小朱作为过错方需赔偿小李损失。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