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忠诚协议的效力如何认定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忠诚协议的效力认定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具体情形分析。
一、平等自愿且合法有效 若忠诚协议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并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通常会被认定为有效。 例如,在婚姻关系中,双方约定在婚姻存续期间要相互忠诚,一旦出现背叛行为,需向对方承担一定的责任,像给予精神损害赔偿等,这种约定是合理且有效的。 二、部分条款可能无效 当协议中涉及财产处分等条款时,可能会因限制人身自由或者违反公平原则而导致部分无效。 比如,约定背叛方需将全部财产无条件给予对方,这可能会显失公平,该部分条款就可能不被认可。 三、胁迫欺诈则无效 若协议是在一方胁迫、欺诈另一方的情况下签订的,那么这样的忠诚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总之,判断忠诚协议的效力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使其符合法律和公平正义原则。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结婚后,签订忠诚协议,约定若一方背叛则给予对方精神损害赔偿,并约定背叛方需将全部财产无条件给对方。后小朱发现小丽出轨,要求小丽按协议执行,小丽认为财产处分条款显失公平,不愿履行,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约定,是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签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此部分约定通常应认定为有效。 2、对于财产处分条款,因可能显失公平,限制人身自由或违反公平原则,该部分条款可能不被认可。协议效力认定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