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10年后讨债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吗 |
分类 | 债权债务-欠款追讨 |
解答 |
律师解析:
诉讼时效通常设定为三年,这一时间起点是从权利人能够察觉到或者理应察觉到自身权利遭受损害之时起,同时也是从义务人出现之日开始计算。
在实际情况中,需要明确的是,10年后再进行讨债行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引发诉讼时效的中断的。 诉讼时效的中断有着特定的条件,那就是必须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为诸如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明确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等这些情形才会发生。 当时间来到10年这个节点,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 即便此时有讨债的行为,由于已经超出了法定的时效范围,所以很难获得法律的强制保护。 然而,如果对方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同意履行之前所欠的债务,那么这就相当于双方重新达成了一个新的协议,诉讼时效期间也会重新开始计算。 综上所述,10年后再去讨债,通常是难以促使诉讼时效中断的。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必须要谨慎处理,充分了解法律规定,以避免因为自身的疏忽而导致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案情回顾: 小朱10年前借给小李一笔钱,小朱一直未向小李讨债。10年后小朱向小李讨债,小李以已过诉讼时效为由拒绝还款。小朱认为自己讨债就应中断诉讼时效,而小李称10年后讨债不能中断诉讼时效。 案情分析: 1、按照规定,诉讼时效三年,从权利人察觉权利受损且义务人出现时起算,10年已远超诉讼时效。 2、讨债若要中断诉讼时效,需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提起诉讼、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才会发生,小朱10年后讨债难以使诉讼时效中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