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隐私权名誉权怎么判定
分类 损害赔偿-名誉毁谤
解答
律师解析:
隐私权和名誉权的判定可从多方面加以区分,具体如下:
一、权利内容
隐私权是自然人专属的一种人格权,旨在保障其私人生活的安宁以及私人信息的秘密。
具体而言,它确保个人的私人生活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私人信息不被非法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
例如,个人的私密照片涉及到个人形象和生活的私密部分,行踪则关乎个人活动的隐私,这些都受隐私权保护。
名誉权则是关于人们对公民或法人在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形成的综合评价。
像他人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评价,就属于名誉权的范畴。
一个人的名誉在社会交往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侵权行为方式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方式多样,主要包括非法窥视他人的私人空间,如未经允许安装摄像头监听、窥视他人生活;非法进入他人私人领域;以及非法收集、传播他人私人信息等。
侵犯名誉权通常是通过侮辱、诽谤等手段,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从而导致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
比如恶意编造不实信息诋毁他人。
三、损害后果
侵犯隐私权更侧重于对个人隐私生活的破坏,使个人的私密空间和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而侵犯名誉权重点在于使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影响其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可能对其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诸多不利。

案情回顾:

小朱在网上发布了小丽的私密照片,还编造不实信息称小丽工作能力差。小丽认为小朱既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又侵犯了名誉权,双方就小朱行为究竟侵犯何种权利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从权利内容看,小朱发布小丽私密照片,涉及小丽私人生活私密部分,侵犯了其隐私权;编造不实信息影响他人对小丽工作能力的评价,侵犯了其名誉权。
2、从侵权行为方式看,发布私密照片属于非法传播他人私人信息,侵犯隐私权;编造不实信息诋毁属于诽谤行为,侵犯名誉权。
3、从损害后果看,发布私密照片破坏小丽隐私生活,侵犯隐私权;编造不实信息导致小丽社会评价降低,侵犯名誉权。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