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消费欺诈的认定及赔偿及处罚标准如何判定 |
分类 | 损害赔偿-消费权益 |
解答 |
律师解析:
消费欺诈行为的认定往往需要依据经营者刻意向消费者告知不实信息或蓄意掩盖真实情况,进而诱导消费者产生错误购物意愿这一事实。
例如,以低劣产品冒充优质产品、以次品替代正品以及进行不实的广告宣传等行为均可视为消费欺诈。 在赔偿问题上,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对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予以额外补偿,补偿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所需支付款项的三倍; 若补偿金额低于五百元人民币,则应按照五百元人民币计算。 至于处罚标准,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能包括责令整改、警告、罚款等措施,情节严重者甚至有可能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的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