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认定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认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年龄标准 一般而言,十八周岁是划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重要界限。 当自然人年满十八周岁后,其生理和心理通常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具备了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他们可以自主地参与各类民事法律行为,比如签订合同、进行买卖交易、参与诉讼等,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所以被认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特殊年龄及精神状态标准 1.对于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就会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这里的“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具体是指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且该收入足以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的生活水平。 例如,一些未成年人通过打工、创业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能够满足自身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2.对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会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而除此之外的成年人,均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在实际认定过程中,可能需要相关医疗机构等出具专业的鉴定意见,以确保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案情回顾: 小朱年满十七周岁,靠打工收入维持生活,与小李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小胡认为小朱未满十八周岁,主张该合同无效,双方就小朱是否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从年龄标准看,一般十八周岁为成年界限,但小朱虽未满十八周岁,其以自己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符合特殊年龄标准中关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条件。 2、小朱能够通过打工获得收入且足以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所以应认定小朱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与小李签订的买卖合同应是有效的,小胡的主张不成立。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