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几岁不承担民事责任
分类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解答
律师解析: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于民事行为能力有着明确且细致的规定,旨在保障不同人群在民事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具体而言,有三类人群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不承担民事责任,相关民事法律行为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界定
1.年龄标准:通常情况下,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这是因为八周岁以下的儿童,在认知、判断和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尚未充分发展,难以独立做出符合法律要求的民事行为。
2.精神智力状况:对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因精神疾病、智力障碍等原因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以及成年人因同样原因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也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法定代理人的作用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般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认或代理实施。
法定代理人通常是其监护人,包括父母、祖父母等近亲属。
监护人要全面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并代表他们参与各类民事活动,确保其在民事交往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案情回顾:

小朱六岁,独自到商店购买了价值千元的电子产品。商家拒绝退货,认为交易有效。同时,成年的小胡因患严重精神疾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却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房东要求其履行合同,引发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不满八周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独自购买昂贵电子产品的行为无效。商家应退还钱款,小朱返还商品,因其认知、判断能力不足,此交易不能成立。
2、小胡虽为成年人,但因精神疾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也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无效,房东不能要求其履行,相关民事行为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