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同居财产分割有哪些法律依据 |
分类 | 婚姻家庭-同居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同居财产分配问题,应由得益双方自行洽谈与共识达成,倘若协商无果,可诉诸法律解决。
与结婚有所区别的是,同居关系下的个人所得如薪资、奖金额度和经营生产所产生的相应收益及通过遗产继承或遗赠获得的合法收入,理应归属于其个人名下。 当双方在此基础之上拥有共同购买的财产或是共同经营所取得之收入时,倘若查证为共享之份额,那么根据彼此的投入资金比例进行划分。 若确认为共同所有权,那么两位共有人将共享此项财产权; 若无法确实查清是共享还是按比例享有时,视为按份额分享,对于投入资金比例尚不明确者,视为等份拥有。 对于这样的共有财产,若存在相关约定协议,应从协议角度出发进行处理; 如果并无约定,需依照均分原则进行处置,并同时兼顾到每位共有人对该项共有财产的贡献程度及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需求等因素。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百零四条
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