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抚养权变更需不需要公证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抚养权变更是否需要公证,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实际上,抚养权变更不需要公证,但公证在其中能起到一定作用,下面来具体分析: 一、法律层面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抚养权变更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达成。 一是双方协议变更,即父母双方就抚养权变更的事宜,经过充分沟通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协议。 这种协议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就具有法律效力。 二是通过法院判决变更,当双方无法就抚养权变更协商一致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此判决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在这两种方式中,公证都不是法定的生效要件。 二、公证的作用 虽然公证并非必需,但它能增强协议的公信力和证明力。 在现实生活中,经过公证的协议就像是多了一层“保护罩”。 相关机构在审查时,会更倾向于采信经过公证的协议,这样有助于减少争议,同时也能降低证明成本。 三、综合考虑 如果双方都能诚实守信地履行协议,并且对协议的效力充满信心,那么不进行公证也不会影响抚养权的正常变更。 但要是担心后续会出现纠纷,或者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向学校、户籍管理部门等机构提供更具公信力的证明文件,此时进行公证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归小朱。后因小朱工作变动频繁,无暇照顾孩子,双方协商变更抚养权给小李,签订书面协议,但未进行公证。之后小朱反悔,称协议未公证不生效,双方就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从法律层面看,抚养权变更可通过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方式达成,公证不是法定生效要件。小朱和小李签订的书面协议,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愿体现且内容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 2、公证虽非必需,但能增强协议公信力和证明力。若后续出现纠纷,经公证的协议在证据效力上可能更受认可。此案件中虽未公证,但协议本身有效。 3、综合考虑,若双方诚信履行协议可不公证。若担心纠纷或需向相关机构提供证明文件,公证则是较好选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