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孩子抚养费有什么理由可以不给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通常负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其中支付抚养费是重要的一项责任。
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父母可能无需支付抚养费,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1.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经济来源: 生活中,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重大疾病,如癌症、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等,或者遭遇意外事故,像严重的车祸导致身体残疾等,从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同时,他们又没有其他的财产或者收入来源,例如没有房产可以出租获取租金,也没有存款等。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确实没有能力支付抚养费。 2.一方直接抚养子女: 当一方直接抚养子女时,另一方的抚养义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通过直接抚养的方式得到了履行。 例如,夫妻离婚后,孩子跟随母亲生活,母亲承担了孩子日常生活、教育等各方面的照顾责任,此时父亲的抚养义务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母亲的直接抚养得以体现,也就无需再支付抚养费。 3.双方协商一致: 父母双方经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约定一方无需支付抚养费。 并且,这种约定不能损害子女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存在上述情形,若抚养子女的实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例如子女突发重大疾病需要高额的医疗费用,或者教育费用因升学等原因大幅增加等,可能就需要重新考虑抚养费的支付问题。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离婚,孩子由小丽直接抚养。小朱因车祸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经济来源,便未支付抚养费。后孩子升学,教育费用大幅增加,小丽要求小朱支付抚养费,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因车祸残疾且无经济来源,起初按规定确实无能力支付抚养费。但孩子教育费用大幅增加,实际抚养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重新考虑抚养费支付问题。 2、小丽直接抚养孩子,虽小朱之前因自身情况可不支付抚养费,但孩子出现新的大额支出需求时,小朱应结合自身恢复情况等,与小丽协商是否重新支付抚养费。 3、双方若协商一致可不支付抚养费,但现孩子教育费用增加,若继续不支付影响孩子教育需求,应重新协商支付事宜。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