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公证了遗嘱是否需要子女签字确认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父母公证遗嘱确实不需要子女签字确认,具体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遗嘱性质层面 遗嘱本质上是立遗嘱人对自身财产进行处分的行为。 父母作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对于自己辛苦积攒的财产,有充分的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 比如,有的父母可能更希望将财产多分给一直悉心照料自己的子女,或者捐赠一部分给公益事业等。 这种处分行为是基于他们的真实想法,完全不需要经过子女的同意。 子女对父母财产并没有天然的支配权,父母有权自主决定财产的归属。 二、公证程序方面 公证遗嘱需由遗嘱人通过公证机构来办理。 公证机构在办理过程中,会严谨地审查遗嘱人的身份,确认其是否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以及其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等关键要素。 例如,会核实父母的身份证件、了解其精神状态等。 整个公证程序的核心在于保障遗嘱体现的是立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而并非要求子女签字确认。 三、法律效力角度 只要公证遗嘱严格符合法定的程序和要求,那么在立遗嘱人去世后,这份遗嘱就具备了强大的法律效力。 即便子女对遗嘱内容存在异议、表示不同意,也无法改变遗嘱既定的效力。 子女必须按照遗嘱的内容来执行,这是法律所赋予公证遗嘱的权威性和强制力。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是兄妹,父母立下公证遗嘱,将大部分财产分给了一直照顾他们的小李。小朱认为父母的公证遗嘱没经自己签字确认应无效,双方就遗嘱效力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从遗嘱性质层面看,父母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按意愿处分财产,子女无天然支配权,父母可决定财产归属,无需子女同意。 2、从公证程序方面讲,公证机构会审查遗嘱人身份、行为能力及意思表示真实性等,重点保障遗嘱体现立遗嘱人真实意思,不要求子女签字。 3、从法律效力角度看,符合法定程序的公证遗嘱有强大效力,即便子女有异议也无法改变,子女需按遗嘱执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