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继承财产取得的时间是多久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继承财产取得的时间,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以下为您详细阐述:
一、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中,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这里所说的死亡包含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两种情形。 自然死亡即通常意义上的因生理机能的丧失而导致生命终结。 例如,被继承人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在其生命终结的那一刻,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就依法取得了继承财产的权利。 宣告死亡则是在特定法律程序下,经人民法院宣告某人死亡。 不过,在实际对遗产进行分割之前,继承人对遗产处于共有状态。 这意味着,虽然继承人已经取得了继承财产的权利,但财产可能尚未实际分配到个人手中,而是由全体继承人共同享有。 二、受遗赠 受遗赠的情况有所不同。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明确表示。 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遗产分配的及时性和确定性。 例如,某人得知自己被遗赠了一处房产,就需要在六十日内表明态度。 如果到期没有作出表示,法律将视为其放弃受遗赠。 只有受遗赠人在规定时间内清晰、明确地表示接受,才能够取得受遗赠财产。 案情回顾: 小朱去世后,留下房产等遗产。其法定继承人小李和受遗赠人小胡,对于遗产继承出现争议。小李认为自己应直接分割遗产,小胡则在知道受遗赠后超过六十日未明确表态,后又想接受遗赠。 案情分析: 1、对于法定继承人小李,自小朱死亡时,小李便依法取得继承财产的权利。但在实际分割前,小李与其他可能的法定继承人对遗产处于共有状态。 2、受遗赠人小胡,因其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未作出接受的明确表示,按照法律规定,应视为其放弃受遗赠,所以小胡不能再取得受遗赠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