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抚养人如何确定财产分割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被抚养人在财产分割中的相关问题,以下为您详细阐述:
一、法定继承中的财产分割 在涉及遗产继承的情况下,被抚养人有着特定的界定。 具体而言,是指那些在死者生前依靠其抚养,同时自身缺乏劳动能力并且没有生活来源的人。 例如,一些因残疾而无法正常工作且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亲属,就属于此类被抚养人。 在进行法定继承时,法律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被抚养人,给予了特殊的照顾。 这是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更多的财产支持来维持生活。 比如,一位年老体弱且无其他收入的老人,在遗产分配时就应当得到适当的照顾,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二、离婚财产分割时涉及被抚养人 夫妻离婚时,分割共同财产需要充分考虑到未成年子女(被抚养人)的抚养需求。 毕竟,子女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 通常,会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保障子女的权益。 比如,可能会将部分房产份额约定归子女所有,这样子女在未来就有了稳定的居住保障;或者预留一定金额的存款作为子女的专项基金,用于支付他们未来的生活、教育、医疗等各项费用支出,确保他们的生活和成长不受太大影响。 总之,在财产分割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切实保障被抚养人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婚后育有一子小胡。后小朱不幸去世,留下遗产。小朱的父母年老体弱且无其他收入(被抚养人),在遗产分配时认为应多分得财产。之后,小李与小丽再婚,又育有一女小静。后小李与小丽离婚,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对于是否要为子女预留专项基金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在小朱遗产法定继承中,小朱父母作为缺乏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被抚养人,依法应得到适当照顾,因为法律对这类处于经济弱势地位的被抚养人有特殊关照规定。 2、小李与小丽离婚分割财产时,应充分考虑未成年子女(被抚养人)的抚养需求,预留专项基金用于子女生活、教育、医疗等支出,以保障其权益。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