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协议在离婚后有法律效力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一、离婚协议生效条件
离婚协议在离婚后一般具有法律效力。 它是夫妻双方自愿就离婚事宜,包括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的协议。 当双方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时,该协议需经婚姻登记机关确认,确认后便开始生效。 比如,夫妻双方对房产、存款等财产的分割约定,以及孩子抚养权归属、探视权等内容,经确认后正式生效。 二、法律效力体现 其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对双方有法律约束力上。 双方需按协议约定履行义务,像按时支付抚养费、按约定分割财产等。 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 例如一方未按约定支付孩子抚养费,另一方就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三、特殊情况说明 不过,若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导致协议并非双方真实意愿,比如一方隐瞒财产情况迫使另一方签订不公平协议,那么该协议可能会被法院认定无效或可撤销。 总之,合法有效的离婚协议在离婚后对双方意义重大且有约束力。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协议离婚,签订离婚协议,约定房产归小朱,小李每月支付孩子抚养费2000元。但之后小李称签协议时小朱隐瞒了部分财产,自己是受胁迫才签的,拒绝按协议履行,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一般情况下,双方自愿签订离婚协议并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经婚姻登记机关确认后协议生效,双方应按约定履行义务,如小朱应按约定取得房产,小李应按时支付抚养费。 2、若小李能证明小朱存在隐瞒财产、胁迫等情况,使协议并非其真实意愿,那么该协议可能会被法院认定无效或可撤销,具体需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