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怎样签婚内财产协议书才有效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1.关于精神病人签订婚内财产协议的效力问题,需分情况来看。
若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其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是无效的。 这是因为按照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 比如,一些重度精神病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签订的财产协议自然不能生效。 2.要是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需经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后才有效。 相对人有权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 若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就视为拒绝追认。 例如,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病情未发作时签订协议,就需要法定代理人后续的确认。 3.签订协议时,必须确保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在场,且要充分理解协议内容并自愿同意。 同时,协议要明确财产的范围,像房产、存款等,以及分配方式等重要内容,防止后续产生纠纷。 案情回顾: 小朱患有精神疾病,与小李是夫妻。二人签订婚内财产协议,小朱在签订时病情发作,处于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状态,小李主张协议有效,双方产生争议。此外,小静是间歇性精神病人,与小胡签订婚内财产协议后,其法定代理人未明确追认,引发纠纷。 案情分析: 1、小朱在签订协议时处于病情发作状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按照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小朱与小李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不具备法律效力。 2、小静作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需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视为拒绝追认,所以小静与小胡签订的协议无效。 3、签订此类协议应确保法定代理人在场且理解并同意,明确财产范围和分配方式,避免纠纷。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