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产证的单独所有算不算共同财产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房产证的单独所有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被认定为共同财产的。
从法律层面来看,当房产证明确标注为单独所有时,这就表明该房产的所有权仅归登记在上面的产权人一方,另一方对该房产没有产权份额。 但在实际生活中,存在一些情况会使原本单独所有的房产转变为共同财产。 其一,婚后利用夫妻共同财产去购买的房产,即便登记的是一方的名字,根据法律规定,它依然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这是因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的收入等财产都属于共同财产,用这些共同财产去购买房产,自然该房产也应视为共同财产。 其二,婚前由一方支付了首付,而在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的房产,除了双方有特别约定的情况外,共同还贷的那部分以及因还贷而产生的相应增值部分,都应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房产证的单独所有就绝对不是共同财产,而必须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判断,这样才能准确地确定房产的归属性质。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结婚后,小朱用自己婚前积蓄购买了一套房,房产证上登记为小朱单独所有。后来小朱和小李感情不和准备离婚,小朱认为房子是自己单独所有,小李无权分割。小李则称房子是婚后购买,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对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如果小朱能证明购房资金完全来自其婚前个人积蓄,按规定该房产可视为小朱单独所有。 2、若小朱无法证明资金来源为婚前个人财产,根据婚后购房资金性质,该房产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