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地产公司欺诈性卖房怎么办
分类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解答
律师解析:
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若卖方或个人故意以欺骗手段侵犯购房者的合法权利且形成经济损害事实的情况下,消费者便具备了向违约方追偿其经济损失的权利。赔偿额的计算标准为:购买房产所需支付金额的3倍。倘若赔偿请求低于500元人民币,则直接按照实际金额进行赔付。当商家拒不履行赔偿义务时,消费者可采取如下途径寻求解决办法:首先,消费者与经营者在消费权益矛盾产生后,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处理。这意味着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引导双方协商解决问题,促进双方达成理性、公正的共识;其次,消费者和经营者在发生权益纷争之后,可请求相应行政管理部门介入处理争议事件。相比于其他途径,行政申诉具有高效、便捷以及威慑力强等优点。消费者在决定诉诸此种措施时,通常需要以书面形式表达诉求,明确要求、原因以及相关的客观证据。如经与经营者成功达成和解,可撤销申诉,请求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出具调解书;再者,双方当事人均同意的前提下,可选择提请仲裁机构对此争议进行调解和判定。仲裁制度的显著特性在于流程简化、一裁即定、权威专业性强、成本相对较低、保密性良好以及情感干扰度较小等等。仲裁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原则上应有败诉的一方承担,但如果当事人获得部分胜利,仲裁机构会按照各方面承担责任的大小来评估划分仲裁相关费用的比例;最后,消费者若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因自身合法权益受损所发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围。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5: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