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房产纠纷能仲裁吗 |
分类 | 房产纠纷-房屋买卖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农村房产纠纷能否仲裁的问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一、可以仲裁的情况 当农村房产纠纷涉及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以及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并且双方达成了有效的仲裁协议,这种情况下是能够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的。 比如在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前或发生纠纷后,明确约定了仲裁条款。 这时候,一旦出现诸如房屋价款支付、房屋交付时间及房屋质量等方面的争议,双方就可以依据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仲裁机构会按照相关法律和程序,对双方的争议进行公正的裁决,其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需要遵照执行。 二、不能仲裁的情况 若农村房产纠纷涉及到农村宅基地等具有特殊性质的问题,往往不能通过仲裁解决。 因为宅基地的取得、使用等受到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限制。 例如,因宅基地使用权归属产生的争议,由于宅基地是农村集体土地的一部分,其分配和使用涉及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益以及土地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所以,这类纠纷通常需要由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处理,或者通过诉讼途径,由人民法院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判决。 综上所述,农村房产纠纷能否仲裁,关键要看纠纷的具体性质以及是否存在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就农村房屋买卖产生纠纷,涉及房屋价款支付问题。双方此前签订合同中有仲裁条款。但小朱认为该纠纷涉及宅基地相关,不应仲裁,小李则坚持按仲裁条款申请仲裁,双方争议由此产生。 案情分析: 1、此纠纷若仅围绕房屋买卖合同中价款支付等属于平等主体间合同纠纷,且有仲裁条款,按规定是可以仲裁的,仲裁机构裁决有法律效力。 2、若小朱主张涉及宅基地特殊性质问题,如宅基地使用权归属,这类纠纷受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限制,一般不能仲裁,需行政部门处理或通过诉讼由法院判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