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遇到房屋买卖欺诈怎么办
分类 房产纠纷-房屋买卖
解答
律师解析:
1、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
协商变更,包括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
协商解除,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在合同关系有效期限尚未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
协商变更和协商解除这种补救措施有其局限性,欺诈方往往予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被欺诈方应当采取其他措施。
2、不予履行。
不予履行适用于被欺诈方发现已签订的合同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对方有欺诈嫌疑,双方签订的合同可能为欺诈性的无效合同的场合。
在这种场合,被欺诈方应暂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内容,如不予付款,以免造成财产无法返还。
3、中止履行。
中止履行适用于被欺骗诈方已经开始履行,但尚未履行完毕,发现合同可能为欺诈性合同,对方有欺诈嫌疑的场合。
在这种场合,被欺诈方应当暂时停止履行。
4、请求合同管理机关确认合同无效。
如果被欺诈方在履行前或正在履行这中发现合同可能为欺诈性的合同,对方有欺诈嫌疑的场合,且双方在合同中订有仲裁协议的,可以提请合同管理机关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仲裁委员会对合同进行审查,确认该欺诈性合同为无效合同。
5、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
如果被欺诈方在履行前或正在履行中发现合同属于欺诈性的合同,对方有欺诈嫌疑的场合,且双方没有订立书面仲裁协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该欺诈性的合同无效。
在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
发现对方有欺诈嫌疑的,要及时起诉;
在起诉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收集证据、写好起诉状等;
在发现欺诈方可能处分或转移已经履行的财产的,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
6、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
合同欺诈的案件有许多都是触犯刑律的,欺诈方应负刑事责任。
在发现欺诈方隐匿财产不能履行或欺诈方潜逃之后,被欺诈方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并积极提供各种线索,收集有关合同欺诈的证据,协助司法机关快速侦破合同欺诈案件,以挽回因合同欺骗诈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
《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九条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13: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