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人多少岁不追究法律责任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我国,老人不追究法律责任的年龄界限,需依据不同法律责任类型具体分析:
一、刑事责任方面 我国法律规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若是过失犯罪,则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并非意味着75周岁以上老人绝对不承担刑事责任。 比如,在某些故意犯罪案件中,若老人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且具有自首、立功等从轻情节,综合考量后,才可能依法不予追诉。 但对于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故意犯罪,即便老人年满75周岁,也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民事责任方面 无论老人年龄多大,只要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实施了诸如侵权等民事违法行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例如,老人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就需对财物损失进行赔偿。 若老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像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老人,其实施民事违法行为后,由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行政责任方面 并没有因年龄而绝对免责的规定。 一般来说,只要老人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且符合处罚条件,都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不过,在实际执行中,会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比如老人身体欠佳,难以承受拘留等处罚,执法部门可能会采取其他合适的处罚方式。 案情回顾: 小朱(78岁)故意损坏小李财物,小李要求赔偿,小朱称自己年纪大不应担责。小胡(80岁)犯罪情节严重,执法部门欲追究刑事责任,小胡以年龄为由抗辩。小静(76岁)实施行政违法行为,执法部门考虑处罚时,小静以年老体弱要求免责,争议点在于老人能否因年龄免担责任。 案情分析: 1、刑事责任方面,小胡虽年满75周岁,但犯罪情节严重,不能因年龄而免责,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只有符合法定从轻情节等综合考量后,才可能不予追诉。 2、民事责任方面,小朱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应担责赔偿;若为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由监护人担责。 3、行政责任方面,小静实施违法行为符合处罚条件应受罚,执法会考虑身体状况采取合适方式。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