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逃避法律追究如何认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刑法的范畴内,对于逃避法律追究的认定存在着诸多不同的情形。
从行为表现来看,其一在交通肇事罪中,当肇事者遭遇交通事故后,倘若其出于躲避法律制裁的目的而选择逃离现场,对受伤者弃之不顾,亦不履行诸如救助伤者、配合相关部门接受处理等法定的义务,那么这种行为便可被认定为逃避法律追究。 就像现实中,有的司机在撞伤行人后,完全不顾伤者的生死状况,猛踩油门驾车疾驰而去,将伤者独自留在事故现场。 其二是隐匿身份方面,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之后,通过编造虚假身份、巧妙隐藏自身行踪等方式,旨在不让司法机关察觉到其犯罪的事实以及自身的身份信息,这样的行为同样属于逃避法律追究。 例如,一些犯罪分子在作案后,利用假身份证迅速逃窜至其他地区,将自己隐藏起来,以此躲避法律的制裁。 而在主观方面,必须要有明确的逃避承担法律责任的故意心态。 如果只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而未能及时接受司法机关的处理,比如因受伤昏迷而被他人救治,在清醒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报案等情况,就不能轻易地认定为逃避法律追究。 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和主观意图都符合逃避法律追究的特征时,才能够对其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