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时候才能正当防卫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正当防卫的概念是指对于正在实施不法侵害的个体,有权依法采取制止性的措施来维护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司法实践中,被判定为正当防卫通常必须符合以下几项基本条件: 首先,关于不法侵害方面,其必须真实存在并且处于持续状态,并不仅仅是潜在或者想象中的威胁; 其次,当不法侵害正在发生时,其行为尚未终止,仍然处于正在进行的过程中; 第三点,防卫的动机必须是出于保护自身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出于个人恩怨、报复等非法或者不当的心理; 最后,防卫行为所采取的手段和强度不能过于激烈,不能超越必要的限度,同时也不能给加害方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例如,若有某人正对您施行暴力袭击,威胁到您的生命安全,那么在此种情境下,您可以采取适当程度的反抗行动,这或许可以被视为正当防卫的范畴。 然而,若对方只是轻微的肢体接触,但您却使用了致命性武器予以回击,那么这种行为很可能已经超过必要的限度,因此无法被判定为正当防卫。 需要强调的是,每一起案件的具体情形都应当根据案情的诸多细节和相关证据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