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行为犯和举动犯怎么界定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举动犯亦称之为即时犯,它所强调的是犯罪人一旦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便立即宣告其犯罪行为已实现且完全符合相关的构成要素,从而构成了犯罪既遂。
这种犯罪通常情况下都会被认为是较为严重且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例如参与恐怖活动组织罪以及煽动国家分裂罪等。
行为犯则是指由刑法各条文明确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并不要求已经产生了有害的后果,只需犯罪行为一经结束,其基本构成要素都能够得到满足。
这便构成了行为犯的特征,即无需有害的结果发生,只要实行行为完成,基本构成要素就可以说是完备的犯罪类型。
在行为犯与举动犯之间,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既遂的判定标准有所不同。
对于举动犯来说,其既遂的标志便是犯罪人一开始实施犯罪行为;
然而,对于行为犯而言,只有当实行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过渡至既遂状态。
此外,在行为的时间性以及是否存在未遂状态方面,二者也存在着差异。
行为犯的行为需要经历一个实行的过程,强调犯罪人的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方能被视为行为的完成,例如非法拘禁罪。
若行为人的行为未能达到法律规定的程度,那么应当认定为未遂。
而举动犯则更加强调短暂且即时的行为,没有未遂存在的时间与空间,例如诬告陷害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3: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