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恶意转移财产罪如何判定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三百一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关于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相关法律条款,明确指出对涉及诉讼案件且已经依法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各项财产,均不得擅自处置或转让。
该法律条文具体规定如下:
任何试图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损毁已被法院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行为,如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处罚。
针对那些恶意转移已被法院保全的财产的不当行为,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解决:
首先,直接与行为人进行沟通,明确告知其相关财产已经被法院查封、扣押、冻结,任何形式的随意变动都是严格禁止的。
若对方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须多余的行动即可解决问题;
其次,如果通过与行为人的沟通无法达成共识时,应立即与法院取得联系,以便让法院的工作人员有机会派遣法警前去对其行为予以纠正和制止,在此基础上,行为人还可能需要承担额外的司法责任;
最后,如情况较为紧迫,也可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会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考虑,先行动员控制行为人,待查明事实真相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等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法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依据财产保全裁定采取相应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可供保全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整体价值明显高于保全裁定载明金额的,人民法院应当对该不动产的相应价值部分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但该不动产在使用上不可分或者分割会严重减损其价值的除外。
对银行账户内资金采取冻结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明确具体的冻结数额。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7: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