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个人公民信息构成何种犯罪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1、若实施了违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但尚未达到“情节特别严重”级别,当事人是初次犯错,且能积极退还骗款项,并表现出真实悔过意象者,可以视作情节轻微,司法机关可考虑不予起诉或者给予免除刑事处罚;
然而,若涉及审判程序,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适当从轻处分。 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那些初次犯事或者偶然犯错的企业及个人,如果其违法行为未达到“情节特别严重”的程度,并且能够积极响应认罪认罚程序,那么就可能避免被起诉甚至免除刑事处罚。 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容易争取到,需要满足许多标准和条件。 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个人或者机构都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自己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公民个人信息予以出售或者随意提供给别人。 否则,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措施。 其中,情节较轻的,将遭遇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而情节恶劣的,将遭受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惩罚。 同样地,未经授权或者未经合法途径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4、对于有单位参与其中的前述几类违法活动,如参与者数量众多,对单位将会按比例处以罚金,同时对其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进行个体化的法定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