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初犯认罪认罚认罪态度好可以减轻多少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对于初学者或首次违规者提出的认罪认罚方式与良好的犯罪歉疚态度,可以适当减轻刑罚标准的40%甚至更少。
然而,此项政策所适用的具体适用情况需视犯罪行为的性质、犯罪实施者的认罪态度及其对被害者的经济赔偿是否得到其谅解等多方面因素而定。 如果犯罪者自愿承认自我错误,并且对积极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且获得了对方的豁免和口头原谅,以及对案件的本质原因、赔偿款项数额、赔偿能力和认罪、悔过的程度进行全面考量后,可酌情对基准刑降低40%以下。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处理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时,应特别加强落实。 所谓“从宽”原则,即对于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应当给予稍微减轻或减轻的处罚优先权。 此外,对于具备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如具备自我认罪、悔罪态度者,应当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各种情况进行处理,必要时给予减轻处罚;对于无明显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但具备自我认罪、悔罪态度的,则至少应在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内尽量减轻处罚。 至于刑事案件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条件,主要涉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交代自身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不会提出异议,同意法院所提出的量刑建议,并签署书面承诺书这几个方面。 此外,以下几种特殊情况不属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范围: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已经失去或尚未完全恢复辨认或控制自我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监护人或辩护人对于未成年人的认罪认罚产生异议;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4、其他不适宜适用该制度的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正式确立了,对于自愿如实认罪、真诚悔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的法律制度。
从宽是指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应综合全案事实、性质、情节、后果等因素依法从处理。一般在侦查阶段认罪认罚的,可以减少基准刑30%以下;在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的,可以减少基准刑20%以下;在审判阶段认罪认罚的,可以减少基准刑10%以下。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