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情节特别轻微如何认定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刑事犯罪情节轻微的评定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案件的具体状况需详加斟酌。
依据犯罪情节所涉及的情境,以及其发生的时间周期,需要对行为人的罪行进行全面的判断,结合他们的罪恶前科、行动过程中的情况,以及事后的各种反应进行综合考量;
2.必须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要求。
根据这些解释,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从轻、减轻乃至豁免惩罚的条款。当行为人的行为带有相应的法定期待放宽因素时,应当结合实际案情来决定是否对行为人实行相对不起诉;
3.作为惩罚行为的必要性需予以重视。不仅要在整体上对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做出精确的分析,同时也要鉴于预防犯罪的宗旨,考虑是否能使行为人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错误,避免再次走上相同的道路。犯罪情节轻微,主要是指从犯罪方式、行为、策略、对象、意图、犯罪后的态度、结果、对受害方的赔偿、以及被害人的谅解程度等多个层面去衡量。就犯罪的程度而言,多数情况下是指尚未达到犯罪起点的状态。以下是综合有关理论与实践,判断犯罪情节轻重的几个重点:
1.犯罪的时刻与地点。不论何种类型的犯罪都不例外,犯罪行为都需要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内实施。
然而,在通常情况下,时空环境本身并不会直接对犯罪的定义产生影响。然而,时空环境往往能够反映出行为本身的破坏力程度。
2.犯罪的手段和策略。在普通情况下,行为人为实现其犯罪计划选择何种手段和策略,对案件的性质并没有实质性影响。然而,对于那些表现出极尽残酷手段,或者采用巧妙计谋的犯罪活动,势必会导致情节更为严重。例如,非法拘禁他人,并且还伴随有无礼对待或侮辱的事件,这种情形下情节就是相对较为严重的;
3.犯罪的意图。绝大部分的故意犯罪背后都藏着深深的恶念,尽管如此,它们还是存在程度的差别。如怀揣报复或者栽赃陷害的念头,无疑属于极其恶劣的情节。如果杀人动机仅仅出于贪图钱财,那么较之于因受到压迫或侮辱,出于保护自己或他人合法权益的目的,一时激起仇恨而采取行动的情形,前者的情节更加恶劣;对于因追求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或沉溺于享受而进行的贪污行为,较之于为缓解家庭短期的经济困境而实施的同类勾当,前者的情节更为极端恶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