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才算合同诈骗立案标准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合同诈骗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一、数额标准 个人实施合同诈骗,涉及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单位进行合同诈骗,涉及公私财物数额在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以上的,达到立案标准。 比如,个人通过虚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达到六千元,就可能触发立案。 二、“其他严重情节”认定 1.多次实施诈骗行为,如一年内多次以不同合同骗取他人财物。 2.诈骗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并造成严重后果,像诈骗救灾物资导致受灾群众生活困难加剧。 3.诈骗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造成其他严重损失,例如诈骗企业急需原料致其生产停滞。 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认定 1.诈骗特定款物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如诈骗医疗款物使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 2.诈骗生产资料导致生产停工等严重损失,如使工厂长期无法正常生产。 若符合上述任一标准,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 案情回顾: 小朱多次虚构合同,一年内分别与小李、小胡签订虚假供货合同,骗取财物。第一次骗得小李3000元,第二次骗得小胡4000元,累计达7000元。小胡察觉后报警,争议点在于小朱这种多次诈骗但单次未达立案数额的行为是否应立案。 案情分析: 1、从数额标准看,小朱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7000元,超过个人实施合同诈骗立案数额标准(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达到立案标准。 2、从“其他严重情节”认定看,小朱一年内多次实施诈骗行为,符合“多次实施诈骗行为”这一情形,即便单次诈骗数额可能未达标准,综合来看也应立案侦查。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