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报警多久后可以立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您向当地警察局报案之后,通常情况下在七个自然日内就会予以立案处理。
在接收到可能涉及到犯罪情况的信息时,公安部门需要进行认真详细的审查,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权衡是否应当启动立案程序。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经过相关人员的仔细审查,如果公安机关认定有明确的犯罪行为存在,且这些罪行被确认为需要强制追诉的话,那么他们将立刻展开立案调查; (2)反之,如果经过严肃审慎的判断,发现并无确切的犯罪行为或是无需对之强制追责的话,那公安机关将会作出不予以立案的决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五条第一款 公安机关接受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告、举报、自动投案后,应当立即进行审查,并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疑难、复杂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疑难、复杂或者跨区域性的线索,经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再延长三十日。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