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拆迁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分类 | 征地拆迁-房屋拆迁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正常的法治环境下,经过合法程序签订的协议构成了具有法律效应的法律文书。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提及到的拆迁协议,实际上主要泛指的是“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这也是一份具备法律约束力的重要文件。 当这种协议中规定的各项权益依法获得认可之后,它们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同样地,这些协议中规定的责任在依法明确之后,也将受到法律的强制要求予以履行。 对于依法拟订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各方当事人都应该予以严肃地遵守,任何一方都不得未经合法授权擅自随意更改或解除该协议。 基于土地性质的不同,拆迁补偿可区分为针对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以及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两类。 关于对房屋进行赔偿的标准,它是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现实条件所决定的。 对于城市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问题,赔偿金额的计算主要以房屋所有权证书所载明的建筑面积以及被拆迁区域内的房屋市场评估价值作为基础来确定。 而在涉及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过程中,赔偿金额的计算则需要以宅基地使用权证书或者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国土部门房屋测绘数据等资料信息为基础进行计算得出。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
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第二十八条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