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搬迁政府怎么补偿 |
分类 | 征地拆迁-房屋拆迁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农村地区,对于房屋进行拆迁时,按照相关规定,其相应的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房屋补偿费用(又称之为房屋重置费用),这个项目用以对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所承受的财产上的损失进行补偿,其金额的计算将依据被拆迁房屋的结构以及折旧程度来划定档次,然后再以每平方米的价格为基础进行计算; 第二个是周转性补偿费用,主要运用于对因房屋拆迁而使原住户暂时需要搬离居住地点或者自己寻找临时居所的种种不便进行补贴,这部分补偿金额的计算将对应于所拆迁房屋的住户的人口状况,每个月都会予以专门的补贴; 最后一个则是奖励性的补偿费用,它的目的在于激励被拆迁房屋的住户能够积极地配合建设工程的拆迁工作,或者主动放弃某些自身权益,比如自愿迁移至郊区或者是不期盼建设单位提供安置住房等等,这些奖励性的补偿费用的各项标准通常都是由各个地方的政府机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及相关国家法律政策进行明确规定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第二十一条 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 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 因旧城区改建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选择在改建地段进行房屋产权调换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第二十二条 因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者提供周转用房。 第二十三条 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