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20份保险拒赔怎样处理
分类 金融保险-保险理赔
解答
律师解析:
1.协商和解:当争议发生后,各方应当基于实事求是的态度与诚恳意愿展开洽谈,相互间寻求妥协并最终达成双方均能认同且满意的和解方案。协商和解通常分为两种方式,包括自行和解以及由第三方主导的和解。前者为无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直接开展交涉;后者则为在双方当事人之外引入第三方力量进行调解,从而推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2.仲裁:仲裁是指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合同双方当事人通过书面协议的形式,自愿将争议提交至双方共同认可的第三方进行裁决。仲裁员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并非调解员,而是裁判者,依据相关法规对双方争议做出公正裁决。当前,我国针对经济合同争议实施二级仲裁制度,若当事人对此结果持有异议,可自收到二级仲裁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审判判决。
值得注意的是,仲裁组织作为非官方机构,仅以第三方或中间人的身份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评判,因此并不具备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而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的权力归属于人民法院。如遇仲裁裁决生效后,保险人仍拒绝履行裁决义务的情形,可向保险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诉讼:诉讼途径解决保险纠纷,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诉讼程序,对保险纠纷进行全面审查,在查清事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作出判决或裁定。诉讼解决保险纠纷是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其所作出的法律裁判具有国家强制力,当事人须严格遵守并执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9 1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