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人身保险拒赔条件有哪些 |
分类 | 金融保险-保险理赔 |
解答 |
律师解析:
1.未能按照约定支付保险费用。在人身保险合同的设立过程中,投保人在首次支付保险费用以后,保险合同方才正式启动。从那时起,投保人需要严格遵守规定按时支付后续的保险费用。若超过相应的宽限期限后,投保人仍未支付保险费用且并未启用保费自动垫交功能,那么保险合同将进入效力中止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发生任何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
2.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合同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因此在签订合同时,投保人应当全面、真实地披露相关信息。若投保人故意隐瞒重要事项,则在出现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例如,在某项重大疾病保险中,被保险人在投保前故意隐瞒了患有乙肝的事实,然而在一年后被诊断为肝癌,此时保险公司有权依据合同规定进行拒赔处理。 3.保险事故并不符合保险责任范围。例如,被保险人购买了分红型保险产品,当他因为疾病而入院治疗时,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但是由于该险种的保险责任并不包含医疗保障,因此无法获得赔偿。 4.保险事故属于责任免除范畴。在保险合同的责任免除条款中,已经明确列出了不予赔偿的项目,例如两年内自杀等行为。 5.签署的寿险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合同。保险合同无效,意味着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例如,以死亡作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如果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除非被保险人为未成年人),则该合同可被视为无效,保险公司有权根据合同规定拒绝赔偿。 6.保险事故发生在免责期内。在保险合同中,通常会明确标注保单生效后,保险公司拥有一段特定的“责任免除”时间段,即所谓的“免责期”。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例如,一般的长期寿险免责期通常为180天。 7.缺乏必要的索赔单证和材料。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人应当及时提供必要的单证和材料,以便证明此次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8.存在欺诈行为。部分投保人可能会故意夸大保险责任事故的严重性,甚至编造虚假的保险责任事故,保险公司在查实相关事实后,有权拒绝赔偿。 9.超过了索赔时效。对于人寿保险之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来说,自他们知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超过两年的有效索赔时间;而对于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而言,自他们知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超过五年的有效索赔时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二十一条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及时通知,致使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难以确定的,保险人对无法确定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保险人通过其他途径已经及时知道或者应当及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保险人依照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作出核定后,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自作出核定之日起三日内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条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