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诉前调解可执行吗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律师解析:
诉前调解达成的协议在特定情况下具有执行力,具体情况如下:
1.可执行的情形: 当双方当事人在诉前调解中达成调解协议,且该协议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后,此调解协议便具有与生效民事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 例如,在一些常见的民事纠纷如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中,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经法院确认,就具有强制执行力。 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不可执行的情形: 并非所有诉前调解协议都能直接执行。 若调解协议存在违反法律规定,比如协议内容涉及非法交易; 损害国家利益,如损害国有资产;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像污染环境却未约定合理处理方式; 或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法院可能不会对其予以确认,这样该协议也就无法执行。 总之,诉前调解是否可执行,需根据实际调解协议及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存在民间借贷纠纷,经诉前调解达成协议,小朱承诺按约定还款。后小朱未履行,小李申请法院确认该协议,法院确认后,小朱仍拒绝还款,引发争议。此外,小胡与小丽的诉前调解协议因涉及非法交易,法院未予确认,小丽要求执行遭拒。 案情分析: 1、小朱与小李的调解协议经法院依法确认后,具有与生效民事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小朱不履行协议,小李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小胡与小丽的调解协议因涉及非法交易,违反法律规定,法院不予确认,该协议不具有执行力,小丽要求执行缺乏法律依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