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新民法典关于保证合同的概念及分类有哪些?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订立 |
解答 |
一、新民法典关于保证合同的概念及分类有哪些? 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立的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债务的协议,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分类。保证合同的当事人称为保证人和被保证人。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保证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 主债务的种类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订立的主合同是何种类型的债务,是给付金钱债务、交付货物债务,还是付出劳务的债务。主合同的数额是指主合同的标的额。 2、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和保证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3、保证的方式 担保法规定保证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比一般保证的责任大,因此,保证的方式是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的重要问题,在订立保证合同时,应当对保证的方式作出明确规定。 4、保证担保的范围 保证担保的范围是指保证人对哪些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可以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的范围,明确是对主债务、主债务的利息、损害赔偿金、违约金以及实现债权的费用等内容,以及全部,还是部分承担保证责任的约定。 二、关于保证合同的相关法规 《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四条 保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被保证的主债权的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保证的方式、范围和期间等条款。 第六百八十五条 保证合同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债权债务合同中的保证条款。 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作出保证,债权人接收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 第六百八十六条 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第六百八十七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第六百八十八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因此,在保证人与债务人订立保证合同时,应明确主债权的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保证的方式、范围和期间等内容,以免发生纠纷时因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无法确定保证人应承担的责任,而被判定为一般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