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可以要求强制取证吗? |
分类 | 诉讼仲裁-诉讼管辖 |
解答 |
一、民事诉讼可以要求强制取证吗? 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是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取证的,法院进行取证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配合。民事诉讼如自己不能够取证,是可以申请法院来进行调取的。 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 二、民事诉讼证据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民事诉讼证据,它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事实,需要满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1、客观性 是指证据必须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指民事诉讼证据本身是客观的、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虚构的、捏造的。 2、关联性 是指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具有的某种内在的联系。 3、合法性 是指证据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不为法律禁止,即具有合法性。合法性包括收集证据的合法性、证据形式的合法性和证据材料转化为证据的合法性。 民事诉讼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是任何一件民事证据必须同时具备的属性,三者缺一不可。 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可以主动调查取证,主要包括可能涉及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还有申请再审、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公示催告程序、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因为不依职权调查收集,民事诉讼程序无法推进。对于不属于上述情形的,人民法院一般不得依职权而只能依当事人的申请调查收集证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