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无效婚姻可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
分类 | 婚姻家庭-结婚 |
解答 |
一、民法典中无效婚姻可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民法典规定,无效的婚姻是一方过错造成,并且造成受害人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主经人身损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婚姻无效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精神损害赔偿】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因素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过错作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对于侵权行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是至关重要的。 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区别故意和过失在精神损害赔偿中意义是较大的。 因为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一般与损害程度密切相联。 侵害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对受害人所产生的精神损害有轻重之别,因此在确定损害赔偿额时将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情节。 侵权人侵权的具体情节不同,可以反映出侵权人的主观恶意程度和社会危害性大小的不同。 对受害人来说所造成精神损害肯定有所不同,应区分不同的情节,确定不同数额。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在有些情况下尽管采用极其恶劣的手段,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可酌情减少赔偿金的数额。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对于侵权人而言,如果其侵权行为获利较多,可酌情增加赔偿金数额。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视侵权人经济能力的不同,酌定不同的赔偿金数额。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是确定赔偿金的重要因素。 可视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不同,酌定该地区赔偿金的数额。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所以无效婚姻造成受害人严重精神损害的,可以主经精神赔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