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不足法定年龄是否为事实婚姻 |
分类 | 婚姻家庭-同居 |
解答 |
一、民法典中不足法定年龄是否为事实婚姻 在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条件,以夫妻名义同居,形成事实婚姻关系,所以未达到结婚年龄的,不形成事实婚姻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条未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诉讼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依据本解释第三条规定处理。 二、结婚的必要条件 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规定: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这一规定是婚姻自由原则的具体化,是结婚的必备的、首要条件。 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这六个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首先,结婚必须双方自愿,而不是一厢情愿,不许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 其次,是本人自愿,而不是依他人的意愿为转移,不许父母等第三者加以包办; 再次,是完全自愿,而不是勉强同意,这就排除了一方或双方半自愿半包办的情况。 “不许任何一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这是对“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补充和强调。 前面的规定是从正面的肯定,后面的规定是从反面加以限制。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晚婚晚育应予以鼓励。 ”法定婚龄是指法律上规定的男女结婚的最低年龄。 双方或一方低于法定婚龄,不得结婚; 达到或者高于法定婚龄后才允许结婚。 这样规定是有充分科学根据的,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它的基本精神是限制早婚,鼓励晚婚、晚育。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民法典》在“结婚”一章中并未对一夫一妻制作专门规定,但在一般规定一章中已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禁止。 因此在审查结婚申请时,必须严格掌握这个条件,认真核实。 申请结婚必须是未婚者或者丧偶、离婚的人,避免发生重婚。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的规定,在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条件,以夫妻名义同居,形成事实婚姻关系。 所以达到结婚年龄的,不构成事实婚姻关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