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的亲属、近亲属及家庭成员有什么规定 |
分类 | 婚姻家庭-家事纠纷 |
解答 |
一、民法典的亲属、近亲属及家庭成员有什么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第一千零五十条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二、亲属、近亲属及家庭成员的范围 (一)家庭成员,是近亲属。 (二)配偶、父母、子女是法定家庭成员,还包括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三)近亲属范围,主要包括血亲; 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也包括姻亲(配偶)。 (四)共同生活近亲属,是指一定的时间共同居住,生活事务中相互扶助的近亲属。 一定时间性、生活事务中相互扶助性,是共同生活近亲属的关键词(特征),偶尔共同居住或生活事务中相互扶助的近亲属,不属于家庭成员。 在涉及到近亲属和亲属以及家庭成员的规定中,民法典就有具体的解释,一般配偶,子女,兄弟姐妹这些是属于近亲属,如果血亲和姻亲这些就是属于亲属范围,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之中一般为家庭成员。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回答,如有其它需求欢迎到做相关的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