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批捕后多久会判决和判刑,逮捕的条件有哪些?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诉讼 |
解答 |
一、批捕后多久会判决和判刑 没有明确的期限,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公安机关逮捕以后应当进行侦察,时间一般为2个月,但是最长可以达到7个月(重大疑难等情况) 2、交由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个月,可以延长半个月,可以交公安机关补充侦察2次,每次1个月,但最多补充侦察2次。 3、进入法院审理阶段,一般为二个月,可以延长二个月,重大疑难再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以上为一审程序。 如果进入二审程序。 二审一般二个月,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二、逮捕的条件有哪些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这是逮捕的证据条件、事实条件和前提条件。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这一条件包含下列含义: 一是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这就要求查明发生的事实必须是构成犯罪的事实,而不能是其他事实,同时犯罪事实的存在已有一定证据加以证明; 二是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三是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 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有数个犯罪行为,只要有证据证明其中一个就符合“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一条件的要求。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这是逮捕的量刑条件、罪责条件或称之为法律条件。 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应当是适用于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因此法律上规定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才适用逮捕,而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适用逮捕。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这是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方面考虑的。 这就是说,如果仅具备以上二个条件,尚不能逮捕,还要看是否有逮捕必要。 这一条件一般主要从以下二方面来审查: 一是案件性质是否严重、是否恶劣; 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身情况、主观恶性的大小。 如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已经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的,就不应逮捕,而应采用较轻的强制措施。 逮捕批捕的条件主要有三项。 首先,逮捕要求具有能提供嫌疑人有犯罪事实成立的证据,其次逮捕的意义是能够给予徒刑等层面的判决且性质恶劣。 最后,除了批捕之外的处罚并不能够消除犯罪嫌疑人对社会的潜在可能性危害。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话,可以查看本站其他内容了解。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