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B证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一、B证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1、B证肇事逃逸需要报警处理 交通肇事者逃逸,拨打110报警,并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1)拨打120让医疗救助人员赶到现场稳定自己的伤情。自己不能实施这些行为的,应尽可能的争取他人帮助。 (2)保留事故现场证据。交警部门赶到后,积极配合交警对事故现场的勘查与检验,尽可能多的提供逃逸车辆的信息,好让交警根据线索尽快的找到逃逸车辆和逃逸司机。 (3)静待案件的侦破。逃逸者往往是害怕因交通事故带来的法律责任,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其终究得归案,逃逸更是加重其惩罚的情节之一。 (4)受害人在遭受事故后所发生的人身损害的医疗单据、财产损失单据等需一直保留,直到查清事故的赔偿义务主体后,通过和解、调解或是诉讼的途径向其索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交通肇事逃逸的常见方式 (1)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3)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二、肇事逃逸驾驶证会被吊销吗? 1、肇事逃逸驾驶证会被吊销。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 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所谓的“逃逸”时不能成立的,如果对于这种驶离现场的行为以逃逸论处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是典型的客观归责,无论从刑事立法基本原则还是从司法公平角度出发都是不适宜的。当然,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对于其中所有的细节都有着具体的明知,只要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原则,对于肇事存在盖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有些驾驶员在肇事之后,可能会选择直接逃逸,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选择逃逸,交通事故的另一方当事人都可以选择报警的方式处理交通事故,且根据规定,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到此类报警之后,应当受理。报警的公民,需要提供逃逸车辆的车型、颜色等相关信息。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