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只分享利润不承担债务协议有 |
分类 | 债权债务-债务债权 |
解答 |
一、民法典中只分享利润不承担债务协议有 效吗民法典规定,只分享利润不承担债务的协议,如果当事人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公司利润分配顺序是什么 公司的税后利润应当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1、弥补公司的亏损。 公司亏损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公司的赢利低于公司的全部成本、费用及其损失的总和。 在公司存续期间内,公司应当经常保持与其资本相当的实有财产。 当公司有利润时,应当首先用利润弥补公司的亏损,使公司资本得以维持。 2、提取法定公积金。 公司当年的税后利润在弥补亏损后,如果仍有剩余,应当提取10%列人法定公积金。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累积金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后,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不得削减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比例。 3、提取任意公积金。 公司除了提取法定公积金以外,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在提取了法定公积金后,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定另外再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的公积金。 此部分是公司自行决定提取的,不是法律强制要求的,被称为任意公积金。 任意公积金提取多少,由公司自行决定。 4、支付普通股股利。 公司税后利润在进行以上分配后,如仍有剩余,可以按确定的利润分配方案向公司的普通股股东支付股利。 有限责任公司,除了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外,按照股东实际缴纳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 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外,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不得分配股利。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只分享利润不承担债务的协议,符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具有法律效力。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