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下会行政强制执行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一、什么情况下会行政强制执行 1、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规定期限届满仍不履行行政决定,则会强制执行。 2、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二、行政强制执行什么情况下中止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2、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 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按照规定当公民在规定期限届满仍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时候法院则会强制执行,如果被强制执行的话情况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有些情况是会导致行政强制执行中止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