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治安处罚时效多长时间?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治安处罚时效多长时间? 治安管理处罚追究时效是六个月,但是这六个月的时间是指从违反者的违法行结束后的六个月内没有被发现或举报才有效的。如果超过了最后这六个月的追诉期,则不再对违反者做出任何追究。 治安处罚的时效为六个月,超过六个月的不再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二、治安处罚超过追究期限怎么处理?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治安案件即使是超过办案期限,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都应当给予处罚。 关于公安机关办案期限最长六十日的规定是公安机关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的体现,该规定有利于促进公安机关依法及时打击违法行为,防止公安机关滥用治安管理职权,从而维护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因客观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公安机关不能因已超过法定办案期限就不再调查取证和作出处理决定。而超过追究时效的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三、治安拘留处罚程序是什么? 1、调查: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2、决定: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1)确有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处罚决定; (2)依法不予处罚的,或者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3)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无论是我国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还是我国的治安处罚案件,我国的法律法规都是规定了一定的时效期限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法定的时效期限内,没有作出法定的行为的,一般民事案件就会丧失胜诉权,刑事案件以及治安处罚案件不再追究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