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贩卖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有哪些?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组织贩卖人体器官罪的司法认定 1、“组织”、“出卖”的内涵及范畴。 《刑法修正案 (八)》第三十七条关于组织贩卖人体器官罪的罪状这样描述: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其属于简单罪状。 本罪名为行为犯,不以损害结果的发生为既遂标准。 正确理解“组织”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具体认定。 所谓“组织”是指行为人实施领导、策划、控制他人进行其所指定的行为活动。 因此对“组织”做广义理解的同时需要把握此罪与故意伤害罪的转化问题。 对于“出卖”应做广义理解。 组织者往往以给器官捐献者支付报酬为诱饵,拉拢他人进行器官的出卖。 这种出卖行为应当是基于受害人本人的同意,即受害人能够意识到其行为是出卖器官,并且能够认识到出卖器官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倘若受害人没有上述意识,则组织者侵犯了受害人的意思自由,违背了受害人捐献器官的自主选择意识,此种情况下组织者的行为已经超出了“组织”的范畴,已经对受害人的身体健康权造成威胁,应当依照该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故意伤害罪处理。 2、“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应理解为“组织贩卖”。 条文中规定行为人组织的行为是“出卖”人体器官,但是本文认为该罪名应当表述为“组织贩卖人体器官罪”,不宜使用“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或者“组织买卖人体器官罪。 从字面上理解,”买卖“包含收买和出卖,是一种交易性、双向性的商业化行为,其与”贩卖“一词内涵一致。 而”出卖“则仅仅是单方的卖出行为,两者差异较大。 从目前器官犯罪的情况看,一是“黑中介”组织他人出卖自身的器官; 二是行为人主要从事收购“黑中介”所获得的器官,然后再出卖给他人; 三是行为人以收购人体器官为主要活动,其收购的对象包含以窃取、伤害、杀害等手段而得来的器官,意图从事出卖活动的行为。 第一种行为是典型的“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后两种则主要表现为“贩卖”,而且后两种行为往往与前者有着密切的黑色交易联系。 现实中,人体器官的黑市场往往是以一条黑色商业链的形式出现,有别于通常的组织犯罪。 因此,对所有这些以营利为目的组织他人进行收购人体器官、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应当纳入罪的范畴。 3、“人体器官”应做广义理解。 不同国家对“人体器官”的认定不完全相同,医学中的“器官”概念与法学也存在一定差异。 从医学角度来讲,器官是指动物或植物机体上由多种生物学组织共同构成的有机结构,用来完成特定生理功能。 人体器官十分复杂,种类繁多,因此脱离医学考察法律意义上的器官是没有意义的。 组织贩卖人体器官罪的量刑对非法摘取、骗取他人器官以故意伤害罪论的情况。 刑法修正案 (八)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 “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非法摘取尸体器官刑法修正案 (八)第三十七条第三款规定: “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即依照盗窃、侮辱尸体罪进行定罪处罚。 其他涉及的法律条文: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