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绑架杀人该怎样判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醉酒杀人如何判刑? 醉酒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酒后杀人和酒后杀人在法律上是不一样的,但在实践中,法官会认为酒后杀人是适当的。 我国《刑法》规定,只有下列情形的杀人不属于刑事处罚范围: 1.14岁以下; 2.在完全精神病人发病期间(注: 精神病人完全失去意识,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发病期间必须在精神病人内); 3.杀人正当防卫。 以下场景可以用来减轻或减轻处罚: 1.14岁以上但未满16岁; 2.精神疾病发作期间(这里指对自己的行为有部分认识和控制的精神病人); 3.正当防卫时; 4.其他(共同犯罪的共犯等)。 显然,醉酒并不是法定的豁免和减轻。 然而,根据法官的判断,醉酒杀人在主观上并不像谋杀那么邪恶。 在一般的实践中,法官会考虑到这一点,并对他进行轻微的惩罚,相比之下,在相同的条件下,他是清醒的故意杀人。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其他规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因此,醉酒杀人的量刑关键在于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过失杀人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害的。 经法定程序鉴定,认定其不负刑事责任,应当责令其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严格监督和医疗; 必要时,强制医疗。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正常状态下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对自己行为的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